记:一年一届的中国美协工作会议,是中国美协承前启后发展的总结与展望,而工作会议所阐述的报告,一方面是新一年中国美协工作的布置安排,更重要的则是对中国美术发展具有前瞻性的指引。这其中,以2008年提出的“熔铸中国气派 塑造国家形象”尤为让人印象深刻,5年多来中国美协组织开展的许多美术活动,都不时让人联想到这12个字。“熔铸中国气派 塑造国家形象”的提出,是基于怎样的背景与设想?
吴:这个问题很好,实际上2008年中国美协提出“熔铸中国气派 塑造国家形象”的发展方针,也是在充分调研并多次组织召开座谈会的基础上,反复论证提出的。早在2005年前后,在与一些媒体的采访中,我也阐述过类似的想法。最初的触动是考虑美术需要一个相对整体的特征,尤其是在国家文化事业发展过程中,中国美术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形象。2007年,我到中国美协工作以后,这种使命感变得更为强烈,我常想,什么是中国声音、中国影响,中国美术的主流形象应该用什么样的文字来具体概括?也是在美术界众多人士共同智慧和合力的结晶下,“熔铸中国气派 塑造国家形象”的口号,在2008年的中国美协工作会议上被正式提出。
在今年的中国美协工作会议召开过程中,我们的报告里没有具体提到这12个字,有很多美术家对此提出了尖锐批评。他们发问:为什么现在不再提倡“熔铸中国气派 塑造国家形象”的发展方针?我认为这样的发问非常好,这也是广大美术家文化艺术自觉、自信意识的充分体现,这12个字的发展目标我们也从未有过改变,因为这是全国美协需要长久坚持的学术主张,也是我们21世纪美术前行的基本立足点,更是众多美术工作者的创作理想。
近5年多的时间内,中国美协践行着这一目标和理想,广大美术工作者也是在以各自的创作和实际工作,拥护着这一主张。如果说2008年我们提出了“熔铸中国气派 塑造国家形象”的发展方针,那么,2009年第七次美代会以来,我们在2010年提出“强化资源整合 促进美术交流 开拓中国当代美术发展新局面”、2011年提出“勾勒十二五新‘画’卷”、2012年提出“肩负使命 自觉担当”、今年提出“服务人民 健康推进美术发展”,应该说都是对“熔铸中国气派 塑造国家形象”方针的进一步细化、完善和夯实。
记:在今年的中国美协工作会议上,我们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对西藏美协主席韩书力进行了着重表彰。据我们了解,这样的内容在以往的工作会议及活动中并不多见。美协工作会议增加这样一个环节,是基于怎样的出发点和考虑?
吴:韩书力是一位把个人一生献给西藏的美术工作者。他本人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造诣,同时,他为西藏美术事业的发展,包括藏族同胞青年美术家的培养、西藏美术的推广、交流、发展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所以,中国美协今年破例提出要在全国美术界表彰韩书力,这也是告知全国的美术工作者,在中国美术界,韩书力这样的美术家是值得尊敬的。作为一位汉族美术家,坚守西藏几十年,并为藏族同胞美术事业、文化事业的发展倾注青春,贡献力量,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之间的珍贵友谊与团结奉献精神,这是值得我们大书特书的,中国美协提出给予他5万元的现金奖励,更多的是赞赏他身体力行的精神。在今天,这或许不是一笔高额奖金,他也表示这笔钱个人不能要,还是要用在西藏美术的发展上,但无论如何这是中国美协的一种心情、一种态度。这种心情也是一份肯定,那就是为中国美术事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与推进的美术工作者,我们要加大肯定和表彰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