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第九届中国工笔画大展开幕 首邀台湾画家参展


时间:2013-12-24 15:09 作者:郭娇娇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第九届中国工笔画大展开幕 首邀台湾画家参展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等嘉宾在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冯大中引导下参观展览
 

第九届中国工笔画大展开幕 首邀台湾画家参展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致辞

第九届中国工笔画大展开幕 首邀台湾画家参展
 

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冯大中致辞
 

第九届中国工笔画大展开幕 首邀台湾画家参展

观众参观中国工笔画大展
12月18日,近年来规模最大、学术水准最高的工笔画展览“工·在当代——2013第九届中国工笔画大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出146位艺术家创作的近400件大型作品,充分展示当代中国工笔画多元的发展路径和丰富的探索实践。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屹,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左中一,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中国文联副主席杨承志,中国作协副主席李存葆,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中国美协常务副主席、分党组书记吴长江,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范迪安,中国美协副主席、鲁迅美院院长韦尔申,中国人民解放军美术创作院副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李翔,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家新,中国美协秘书长徐里,中国工笔画学会荣誉会长林凡,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冯大中,本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包紫臣,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副会长萧玉田、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谢振瓯、王天胜、唐勇力、孙志钧、陈孟昕、张策、刘金贵、牛克诚等领导、专家、学者和艺术家近千人参加了开幕式。中国美协秘书长徐里主持开幕式。
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国工笔画学会联合主办,著名学者邵大箴、策展人范迪安领衔的策划委员会进行总体学术策划。
策展人、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介绍,当下,我们更多地看到社会上浮躁、匆忙、急就,工笔画创作注重过程中的打磨、深化,在时间的维度中把自己的情怀灌注进去。展览强调“工”,是希望能够引导观众欣赏工笔画、理解工笔画,来形成一种新的向深度的品鉴与细微的体验,希望观众看画时慢一点,近一点,从中触摸生活、触摸时间。
据介绍,参展艺术家包括18位特邀艺术家、60位学术提名艺术家、68位社会征集入选艺术家,基本囊括了当前最为活跃、在工笔画各个领域最有创新的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参展。大展组委会主任、中国工笔画学会会长冯大中介绍,此次展览不论规模还是学术深度在中国工笔画领域都是空前的,可以代表近年来中国当代工笔画水准并呈现出艺术家最新的探索状态。
范迪安总结说,展览创造了工笔画大展创立20多年来的多个记录,比如首次邀请台湾地区的工笔画家参展,首次邀请海外华人艺术家参展,首次容纳绘画装置等跨界、探索性质的作品参展,首次配合展览举行系列学术论坛和公共教育活动,第一次按照国际大型展览标准设计、编辑出版了540页的大型中英文双语画册。“相信展览不仅可以刷新艺术界、公众之前对工笔画、工笔画展览的习惯性认知,也将对今后的工笔画艺术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据了解,社会征集入选作品是从各大艺术专业院校、各地活跃的中青年艺术家投稿的6000多幅作品中经过两轮评选所得的66幅作品,风格多元、差异性显著,个别作品具有较强的学术探索性。
对于展览中出现80后画家的作品,范迪安认为,在目前急于求成的艺术创作环境中,年轻画家沉静下来创作工笔画,为工笔画界注入了新的主题、新的关注,“他们更多地关注都市化进程中人们的情感、神态、存在方式,他们的作品表达了艺术家对当下社会的感受,引人注目。”大展组委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吴长江认为,年轻工笔画家们在继续研究和传承传统艺术中的精华之处,尝试进行更多的融合和发展,非常值得美术界、理论界关注。
近年来,工笔画的创作发展和收藏市场成为国画领域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比如,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等举办的全国性展览中,诸多工笔画作品不断获奖;在收藏和拍卖方面,不仅传统工笔画市场稳步上扬,在当代艺术市场,“新工笔”也掀起一股风潮。评论界认为,在这一大背景下,“工·在当代——2013第九届中国工笔画大展”的出现和呈现无疑将对现在和未来的工笔画发展具有阶段性意义。

 

 


 

友情链接:书画艺术杂志社官网CCTV艺术频道海峡两岸艺术文化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