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中国“两径双成”特色书法教育简介


时间:2016-06-23 14:29 作者:摇橹 来源:全国名人书画艺术界联合会
 所谓“两径双成”,即“快速入门途径,快速成才捷径;实现理论学成,实现实践见成”。这是由蔡民基(解放军原总后勤部某部原政委,正师职,大校军衔,全军“四会”优秀政治教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央国家机关书协常务理事)先生创建的一种新型书法教育模式。
    蔡民基先生出生于山东“蔡氏中医”世家,从小跟随祖、父辈学中医、学书法,后从军近四十年,一直注重学习积累和研究书法艺术。早在十多年前担任某部政委时,他就主导组织和主讲培训“军地两用”书法人才,具有理论研究和培育人才的明显优势。近些年,他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全心身地投入到创新书法教育的研究之中,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以“书法教育当随时代”为命题,以实现王羲之《笔势论》中 “存意学者,两月可见其成;天性灵者,百日即知其本”的速成论断为依据,以“运用高效方法,学习经典书法” 为思路,以实现“高效学习,高效成才”为目标,勇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入研究,反复试验,先后在全国各地举办了由各种对象参加的七期“两径双成”公益书法培训班和十几期大型公益讲座,广受欢迎。上千名书法爱好者踊跃参加学习,许多学员走上了“高效学习,高效成才”之路,其中不少学员实现了“当年学习、当年参展、当年入会、当年交友”的目标。
    目前,“两径双成”已经成为我国书法教育领域的一大亮点,大陆和港澳台数十家媒体作过报道。有的舆论认为,“两径双成”教育把中国书法这一最古老的文化艺术,以最快的速度推向现代社会,与快节奏接轨,具有里程碑意义,是书法教育史上的一场革命。各界有识之士特别是许多专家学者赞誉有加。其中著名书法大家李铎将军对“两径双成”给予高度评价。他说:“‘两径双成’使书法教育跟上了时代、社会发展的步伐,肯定能提高书法教育和学书法的效率,肯定会受到广大书法爱好者的欢迎。‘两径双成’我赞成!”他还亲笔为“两径双成”大型教材题写了书名并题词:“两径双成,开拓育人”。此外,中国书法家协会的申万胜、言恭达、张改琴、王家新、吴善璋、张业发、陈洪武、刘洪彪、孙晓云、王丹等15位新老副主席,卢中南、张继、赵学敏、苗培红、田伯平、杨广馨孟繁禧、刘俊京、叶培贵、王厚样、等20多位理事和许多书法、教育名家,也为“两径双成”教育题了词。
    通过深入了解可发现,“两径双成”教育模式具有较丰富的内涵和可靠的操作性:
    一、这一模式,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时代特色。首次提出“书法教育当随时代”的新命题,并创建了新模式,推动了新进展;首次提出加快实现书法教育“转型”,即从“松散型→集约型→智能型”,顺应了社会和时代发展趋势,并用实实在在的研究成果和教学实践,验证了“转型”的必然性、可行性和可靠性。特别是蔡民基先生围绕变革思维定势,更新教育(学习)观念,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比如,他明确提出,改变“走捷径就是投机取巧”的思维定势,树立“通过捷径实现目标是讲究科学态度”的新观念;改变“求速成就是急功近利”的思维定势,树立“阶段性成果、成绩、成功可追求可实现”的新观念;改变“求高效就是心浮气躁”的思维定势,树立“讲究盈亏、注重效率”的新观念;改变“以学习时间为评价书法标准”的思维定势,树立“以素质能力和实际效果为衡量尺度”的新观念;改变“学书法是个人行为”的思维定势,树立“传承弘扬中国书法艺术人人有责,也是爱国”的新观念,等等。这样的“先声”,对于破除陈旧观念,解放中国“书法力”,具有积极意义。
    二、这一模式,已形成“三位一体”的完整体系。即科学合理的层次(初级、中级、高级)构架体系,系统严谨的教学培训体系,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体系,呈“三足鼎立”之势,分工明确,有机联系,缺一不可。每个体系中的“子系统”都经过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就是一个“抓手”,而且逻辑严密,层层递进,相辅相成,纲举目张。这样的模式,既适合实地培训和线上推广,也适合高校建立创新型书法专业。
    三、这一模式,属于自创、原创、首创之成果。其中有科学书法理论、记忆心理原理、系统工程设计、验证数据分析等“四大支撑”。所研发的大型系列教材,按照“工程化打基础,艺术化来装修”的思路,通过“理论速成导读”和“十二遍重复记忆法”对1500个字进行临默训练,可使学员在较短时间内打下系统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实践基础,迅速提高“六个能力”(理性思维、独立默写、全面结字、精确书写、创作展示、鉴别欣赏),实现“双成”;运用“八步递进法”教程学习,可使学员不走弯路,确保“双成”;运用“一体多通”教程学习,可使学员在学好一种楷书(母体)后,迅速拓展到其他楷书和行书、隶书、草书,可加快“双成”;通过“四个当年”等目标激励,能有效地牵引“双成”。此外,运用“一字多变”教程,还可使学员迅速提高书法艺术的表现力和创作水平,等等。
    四、这一模式,把王羲之的“速成论断”变为现实并有新突破。主要是汲取了“院校书法教育”理论之长和“社会书法教育”实践之长,把王羲之所说的“见成”和“知本”建立在系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之上,并使书法爱好者迅速具备“全面结字”和“系统书写”的能力,是标准更高、要求更严、内涵更深、涉面更广的“见成”和“知本”。
    五、这一模式,使书法易学易成受欢迎。“两径双成”崇尚“大道至简”,力求“大道必简”,把古老的书法艺术请下“神坛”,接了“地气”;始终“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深奥的问题浅显化,把神秘的问题大众化”,从而使初学者 “先培养兴趣,再迈槛入门,后深化提高”;把书法的“马拉松”变成一次次的“百米赛”,把过去十年八年才能收获成果变成“春播秋收”、“春华秋实”,等等。学员们可在轻松的学习中感受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在拾级而上中不断提高追求的层次,在阶段性收获中积累大的成功。
    六、这一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即通过建立服务保障系统,把课堂教学与课后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参训与参展、入会、成才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把传统的“点式、线式、面式”教育变为“立体式”“开放式”“持续式”教育。比如,对每个培训班都建立微信群,随时交流指导,把书法教育“送进家庭,送上桌面、送到手上”,从而把短期培训变为“长期学习”甚至“终生学习、终生受益”的机会。对学员创作的作品,帮助向全国各地的展览投稿。对适合加入书法组织的学员,主动帮助推荐入会;对学员所取得的成果,及时通过各种媒体给予宣传等等。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学员们“学书成才”的积极性。
    七、这一模式,是在继承中创新的典范。“两径双成”教育以遵循正确原则为前提下,强调学书法要始终“坚持正确方向,确立正确目标,选准正确路子,运用正确方法”;力主学书法、求高效,更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把“永不心浮气躁,永不投机取巧,永不一劳永逸,永不急功近利”作为心理素质中的“四大基石”;明确提出“学书法要终生发扬“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同时也要力求“一剑顶十年”;提倡学书法要以“勤”为“径”,以“苦”作“舟”,更主张“书山有捷径,学习需智慧”等等。由于“两径双成”是在继承基础上创新,处处充满辩证唯物主义的新思维、新方法,因此参与学习者心更静、功更实、风更正。
    前所未有的“两径双成”,是老、中、青、少中所有书法法爱好者的良师益友,更具有打造书法团队的明显优势,任何初学者只要真想学,真用功,都可以做到“日见其形,月见其成,季见其果,年见其功。”参加中、高级培训者,也会在拾级而上中有新提高、新突破。
    服务全民书法,保障翰墨天下。让每一位参训者在事半功倍中受大益,高效学习、高效成才!这是中国 “两径双成”的义务和责任,也是中国“两径双成”对全社会的庄严承诺!
   
 
友情链接:书画艺术杂志社官网CCTV艺术频道海峡两岸艺术文化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