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风采
证书查询
当前位置: 首页 > 会员风采 >
会员风采

全国名人书画艺术风采展示--陈启富


时间:2020-04-30 17:57 作者:樊子轩 来源:全国名人书画艺术界联合
全国名人书画艺术风采展示--陈启富

宁洱,作为“普洱茶”的故乡驰誉中外,有着“名茶、名道、名碑、名人”四大文化品牌。勤劳智慧的宁洱先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铸就了普洱茶这一驰名中外的历史品牌,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普洱古府文化、普洱茶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茶马古道从宁洱起源,通往全国、走向世界,融汇了地方民族风情、华夏精神和西方文明,孕育了内涵丰富的茶马古道文化。
生于此,长于斯的陈启富先生每每说到这个令人热恋的地方,总是充满着自豪,洋溢着幸福的神采。在宁洱,或在古老的新民街,或在生态茶园,提起陈启富先生,可谓家喻户晓、童叟皆知。之所如此,并非张扬,其实他很低调,更多的时间是背着画夹行走在蹄痕深深的茶马古道上进行写生,或是窝身于自家二楼那个拥挤的画室里读书创作。也不是因为他在普洱茶经营上的有声有色,而是在于他四十年来从未间断过绘画创作,一直在用手中的画笔在描绘着世居滇南的少数民族、南方热带雨林以及边城风貌,表现出茶马古道的千秋余韵、淳朴多彩的民族风情,作为一个有担当的艺术家,多年来本着对普洱文化的追寻与热爱,一直用绘画在为弘扬中国普洱茶文化、丰富茶马古道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陈启富先生出身虽非书香世家,或是茶马古道文化冥冥中的安排,他自幼酷爱画画,常常一个人到廻龙寺、观音山寺,着迷于佛像石雕、书法刻碑、色彩艳丽的壁画,或是铭记于心、或是用树枝在地上临摹作画,虽无师指教却师法自然,这于他以后艺术的发展有着很深的影响。后来参军,外面的世界开阔了他的眼界,军旅生涯历练他永不服输、坚持自信的性格。从军的十一年,他同样迷恋坚持于绘画,虽是迷恋却没失去自我,清醒的认识到只凭热情和喜好而无专业知识的支撑,是创作不出真正的艺术作品,就是再努力也只能成为一个所谓“手熟”的画匠,而非画家。于是,他从部队转业回家乡后,相续于云南大学中文系、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进修深造,系统地对文学、中外美术史、美学、艺术概论、素描速写、书法、绘画等专业课程进行了学习,后又参加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国画专业的三年学习。凭借着天生的执念、良好的兴趣、清醒的认识、不懈的努力、不凡的才情以及人文素养,此时的陈启富如凤凰涅槃,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绘画痴迷者,已成长为一个有思想、有胆识、有个性的艺术家,一个深谙“打进去,走出来”的画家!
陈启富先生精于中国人物、花鸟、山水画的创作,一直都是以普洱的风土人情、热带雨林植物作为创作题材。以中国画的线条造型,水墨的淡浓色为基调,应用西方现代绘画的斑斓色彩,使画面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人一种赏心悦目之感。浓郁的民族地方特色、东西方的绘画语言、古今技法熔为一炉让画面具有较强的透视感,画面既丰富艳丽、大气磅礴,又不失空洞无物,给人一种梦幻神奇,具有较强的美感和装饰性。其花鸟画多用写意的手法,色彩的层层渲染、强烈的反差对比,毫无繁冗多余之感,表现出热带雨林植物的那种欣欣向荣、积极向上的生命力,也诉求了画家的精神世界。他的人物画作品,在手法上以写意为主,又巧妙运用工笔、小写意手法,这种写中带工、工中有写的运用,既把画面整体的气势突显出来,又把人物的眼神笑颦等局部勾勒出来,这种“大整体”和“小局部”的处理,陈启富先生拿捏的非常到位,这完全是其深厚功力的使然和技法上的水到渠成的自然结果。
如果只是把陈启富先生定位为一位国画家,显然是不太准确,应该说他是一个在中西文化中游刃有余,长于各种艺术的人物。他精于中国画的三大科,在油画、丙烯画、壁画、雕塑、设计、当代艺术方面均有涉猎且成就不菲。早年创作的大型油画《丰碑》陈列于宁洱县民族团结园历史陈列馆,应邀而作的丙烯画作品《普洱府凤鸣书院》、《云南首所新学华诞》,为磨黑古镇阿诗玛广场所作的大型壁画《孔雀屏驿栈》、他创作设计的大型文化墙浮雕《茶马古镇》等,以及普洱标志雕塑、参加江城一二届中老越国际丢包狂欢节牛体彩绘冠亚军作品等等,都是他的力作。在当今画坛,一个人能精于一项艺术都不容易,可陈启富先生却精于多项艺术,可见其实力绝非一般,并且能够把各种艺术融汇贯通,并没流于艺术的俗套,有着自己鲜明的艺术个性:一是作品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无论是何种艺术,他都是以普洱的风土人情为题材,处处展现着云南的人文历史,所以在欣赏其作品时,不但可以享受艺术的美,还可从中感受到茶马古道的文化,享受那份历史的韵味。二是作品中流露出鲜活的生命力。“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陈启富深谙其道,多年来留恋于茶马古道、热带雨林,走访彝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宁洱的人文气息给予了他无限的创作动力,这种动力让他在创作时文思泉涌、激情难掩,一切的一切都通过手中的画笔表现出来。如此说来,普洱不仅是陈启富回归自我的精神家园,以及创作一生的灵感来源,也成为他艺术生涯的起始点。阳光明媚、树木繁茂、色彩丰富而绚丽的生意盎然,让人感受到充沛活力,人文景观则让人感受到艺术创作的丰富多样。热带雨林那繁茂枝叶、奇艳诱人的花草,衣着少数民族服饰的人物,构成了一幅幅绮丽浪漫的情境,俨然成了陈启富先生作品中的一个符号。      
历经四十年的探索学习,陈启富积累了厚重的学养、娴熟的技法、远见的卓识,现在开始井喷式释放出来,且有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之势。
2009年10月,在首届中老越三国国际丢包狂欢节牛体彩绘大赛上,陈启富先生构思设计的《共饮一江水》在中国、老挝、越南、美国、加拿大等10个国家的近54个参赛团队中脱颖而出,一举夺魁。在2011年二届中老越三国国际丢包狂欢节牛体彩绘大赛上,陈启富先生构思构图设计的《魅力江城  三国同欢》荣获亚军,现在的陈启富先生正在备战第三届大赛,诚祝再获佳绩!
《共饮一江水》牛体彩绘以中老越三国民族人物为主,以三国人文地理等文化元素组成的装饰画形式方案。牛头、牛角融为一体,主要用哈尼族图腾(白鹇鸟)、彝族图腾(虎)、汉族图腾(龙)及丢包狂欢节节徽组成,并融入我国京剧脸谱的表现手法。在牛身上,一面表现中老越三国妇女在“首届三国国际丢包狂欢节”共同放飞一只白鸽。背景采用三国国旗,在大红的国旗背景色上用黑色中国汉画像砖的表现手法描绘出丢包狂欢的人群,以象征三国以丢包狂欢节为契机,共同打造三国人民睦邻友好、和谐发展、共创未来的美好愿望;另一面,一个越南妇女正在用木桶在江里打水,一个老挝妇女正在用竹筒喝刚在江里打起来的水,一个中国傣族妇女刚用瓦罐挑起从江里打上来的水。背景采用大红地面衬托出一条碧蓝的江水。高大的三国界碑巍然屹立于红色的大地中央,以象征狂欢节的热烈气氛燃遍三国边境山水。牛身两面的六个三国民族妇女,其中四个妇女的脚刚好是四只牛的前后脚的完美结合,当牛走动时,如同四只穿着高跟鞋的美女在翩翩起舞。如此的巧妙的处理手法,使整个画面显得色彩明亮、对比十分强烈,使整个作品做到要色彩有色彩,要形象有形象,要图案有图案,要线条有线条,使造型与色彩、形体、图案、线条、构图、虚实、主次与肢体达到完美结合,整条牛体与画面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很高的审美价值,正如带队评委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办公室主任刘健说:“《同饮一江水》作品主体的充分表现、色彩与线条、内容与构图、形象与牛体各部位的完美结合非常到位,冠军非他莫属”。非她莫属
2010年10月在宁洱县首届普洱茶马古道节期间,陈启富历时五年半创作完成的《普洱府秋集图》国画长卷一经展出,深受专家学者、官员百姓的高度赞誉。其后又应邀前往丽江、广州艺术博览会等地巡回展出,每到一地都是好评如潮,皆称大开眼界、倍感震撼,被誉为茶马古道上的“清明上河图”。著名书法家王祥之为其题写画名并题词“读书得真趣,怀古生远思”;著名书画家晁锡弟题“传承民俗文化,彩笔绘写心声”;闻一多先生之子、著名油画家闻立鹏先生题“师造化,夺天工,艺为人生,看启富先生大作,心有所感,录先师吴作人先生语,共勉”、著名书画家刘曦林题词:“察民风  赏茶艺  尽精微  致广大”…… 
整幅画作中,人物超3000个,踽踽独行的、买卖交流的、娶亲抬轿的、集会看榜的……虽然每个人物只有约四厘米高,但肢体动作乃至五官、服饰全都是精雕细琢、栩栩如生。最为难得的是,从服饰上可以看出,画作中56个民族俱全,甚至还有金发碧眼的外国商人和传教士,这一方面再现了古普洱府的繁华,体现了当时普洱府作为茶马集散地的贸易中心地位,更为现代乃至今后研究考证当时的历史民俗提供了可视“教材”。人物之外,房屋、店铺种类和数量也是形态各异、数不胜数。创作之初的两三个月间,陈启富主要工作就在探访当地,做各种素材搜集,很多建筑和手工业作坊都尽量保存在当时的位置并保留了当时的风格。长卷中,很多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传统手工艺的作坊星罗棋布,基本涵盖了各个方面,如制茶、造纸、木雕、酿酒、活字印刷等等;中国美食如“狗不理包子”,云南美食如“宣威火腿”、“过桥米线”、“磨黑盐”、“玉溪刀烟”也一览无余,尽在其中。巍峨的普洱城墙之外,就是一派云南的自然风情。或浓或淡的南方热带雨林散落画卷,间有流水曲觞,赶着牛马的商队、放风筝的稚童、沐浴的少女……每一片叶子、每一颗果实都细细雕琢的树木在生动的人物的映衬下更具生命力和感染性,展现出一片不同于城内熙熙攘攘、繁华忙碌的悠闲自得的边城风光。
如此宏幅巨作的完成,源于陈启富先生对故乡文化的热爱,他一直想将普洱茶文化宣传开来,提高普洱茶知名度,因此便有了想创作一幅《普洱茶马古道万里图》的构想,但后来瑞贡京城马帮万里行,恐主题撞车,就又改绘普洱茶之源道之始的普洱古府,这是他第一次采用熟绢本兼工带写的中国风俗画形式创作。创作过程中为使画作在表现审美价值的同时,更具历史价值的真实性、客观性,陈启富作了大量的采访七八十岁的老人及考证工作,查阅了大量的古今中外各方面的民风民俗、民族服饰、传统加工工艺、政治、军事、建筑及动植物方面的相关史料,陈启富认为“中国的民俗风情就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的,民俗风情也就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所以在创作中,他围绕着约清乾隆年间的古普洱府,将当年巍巍壮观的府城风貌和以茶为主的生产加工、各种手工艺,及与国内外贸易往来的一派繁荣兴旺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生动地再现了以清朝皇家贡茶文化为中心的普洱茶文化的辉煌历史。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普洱府秋集图》的创作完成面世,充分说明了陈启富高超娴熟精湛的绘画技艺,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修养的宝贵结晶,是既宋代绘画大师张择端历史绝作“清明上河图”,中国美术史上又一页屈指可数的、重大的、辉煌的传世绝作。
昔日的普洱,今日的宁洱,曾因茶马古道而驰誉中外,假以时日,宁洱会以陈启富而再度享誉海内外!

全国名人书画艺术风采展示--陈启富
全国名人书画艺术风采展示--陈启富

,收藏电话:15313537230  QQ:2512225401

友情链接:书画艺术杂志社官网CCTV艺术频道海峡两岸艺术文化网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政府网